鑒定發票真偽?
文章出處: 人氣:3416 發表時間:2020-05-06
01
虛假查證
1、時間對照法。即判斷多張發票日期與票號的合理性。如某單位總務利用女出納員休產假兼任出納工作之便,于2000年5月15日報銷會務費1.1萬元,票號為×××012,而該單位同年3月28日報銷餐費1.1萬元,票號為同一本發票的×××025號,兩張發票報銷金額相同,日期顛倒,票號相反,顯失合理,經調查取證系總務向賓館荒稱發票丟失要求補開,會務費;1.1萬元為重復報銷被總務占為己有。
2、經濟業務內容分析法。即判斷經濟業務發生的具體內容的真實性。如1999年11月份某局新購置一輛轎車,價值人民幣30多萬元,在同年12月底,卻報銷一筆大額車輛維修費2萬元,經深入到車輛維修廠及對駕駛員做大量思想工作,講明利害關系,維修廠證實該局新車輛,近段時間沒有損壞維修的事實,并得到該局駕駛員證實,該2萬元被該局領導李某用于春節拜年送禮、即對李某進行審查,查明李某除部分用于向主管部門領導送禮外,尚有1.12萬元占為己有。
3、金額分析法。即判斷經濟事項與發票數量、單價、金額的合理性。如某單位開兩天交流會,租用氫氣球5個,而發票卻成了;租用氫氣球5個2500元,運費150元;。2500元足以購買5個氫氣球。經查證:實際租金為1000元,多報銷1500元為經辦人侵吞。
4、發票使用法。即判斷經濟事項與發票使用的合理性。如某單位一下屬機構,建設綜合市場并有部分店面出租,一次性預收經營者10年租金,單獨設帳,下屬單位主管領導與經辦人同建筑商互相勾結,采用收款收據多開建筑工程結算款13萬元,被下屬單位主管和經辦人私分揮霍掉。
5、使用時效法。即判斷出票日期與發票使用時效的合理性。如某單位財物經辦人張某用多張(99)版白底稅務定額發票,金額人民幣8300元,這種發票早已在2000年1月稅務機關公告終止使用,按規定應上繳銷毀,而張某在2002年間仍使用已作廢的稅票報銷,從中貪污公款人民幣8300元。
6、連號重查法。即甄別連號報銷發票的真實性。如某單位在2000年7、8月份分別報銷某餐館7月15日餐費2800元發票(票號×××017),而8月份又報銷同一餐館,同一本發票餐費4300元(票號×××018),經深入調查取證,為該單位出差人員游山玩水而開具假發票報銷。
7、付款判斷法。即重點檢查大額支出現金發票的真實性。如某單位經領導決定,開具假發票;車輛維修費;3萬元,從單位經費中列支,付款時不使用轉帳,而直接用現金支票支付,經查證,用于發放過節費集體私分。
8、經辦人關系法。即核對持票人身份與票據物品的關系一致性。如某些財會用品發票非財務人員經手,大額辦公用品非辦公室人員經手,大額修車費非司機經手等,這種發票大多存在違規或違法支出。
9、筆跡鑒別法。即甄別發票字跡的一致性。看發票的臺照、日期、品名、數量、大小寫金額的字跡、筆體、筆劃粗細、復寫紙壓痕是否一致,有無藥跡褪色、橡皮擦、小刀刮的痕跡。
查證發票的真實性,不能單一地使用一種方法,要將幾種方法串聯起來嚴加考察。任何弄虛作假都不可能天衣無縫,必然會留下蜘蛛馬跡。審計人員只有掌握好查證假發票的技巧和方法,才能不斷提高審計質量與效率,以適應新形勢下懲治腐敗的要求。